信王军|用艺术改变乡村第六年
编者按:
信王军不是纯粹的艺术家,他还是独立策展人、先生书院创办人、你们的美术馆创办人和“艺术改变乡村”的发起人。多重身份让他除去艺术家遗世独立的清冷气,更多了几分公益者悲天悯人的人情味。
他喜欢灯光、色彩和诗歌,也关心教育、乡村和人类。比起完成一副阳春白雪般的画作,悬之高堂,信王军坦言:用艺术来改变乡村,这样更有成就感。
从偏远地区开始,用艺术改变乡村,今年是信王军与乡村的第六年。
01.
艺术教育:从匮乏到充裕
2015年,第一家先生书院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建立,为了这件事,信王军一年飞了云南16次,皮肤被晒得黝黑,如果不开口说话,已活脱脱像是个云南本地人。
梁河是典型的农业县,距昆明约700公里,距中缅边境仅几十公里。2014年,信王军第一次去梁河时,改革开放的成就在这里看不到太多的痕迹。整个县城只有三条马路,20分钟便能逛完;青年大多外出谋生,留下来的也只是做点小本生意;这里没有电影院,没有书籍报刊,一份杂志从出刊到现身昆明街头可能需要3天,也有可能永远到不了梁河。县城唯一的一家新华书店里,却摆满了鞋子。
和所有匮乏的乡村一样,梁河的孩子们在这种匮乏里慢慢长大,从而逐渐习惯这种匮乏:没有人聊文化,更没有人聊艺术。
那么,先生书院是什么呢?
偏远乡村文化和艺术的匮乏让信王军大受震惊,创立先生书院最初也最简单的理念便是希望将中国最优质的文化跟艺术传播到最偏远的地区。而后续的发展中,先生书院在不忘初心的同时,还不断丰富其愿景和使命——扎根乡村,以乡村作为一个基点,通过免费的艺术教育,提升农副产品的艺术化和乡创的互联网化,带动多个地区的艺术教育发展和乡村产业振兴。
通过先生书院,艺术和文化就这样化作具体的图书、汉服、班卓琴……一同涌进了乡村,村里各种新奇少见的课堂,打开了孩子们的眼界。先生书院不仅成为了孩子们放学后的根据地,甚至居民、游客也要进来坐坐。“匮乏”变得无影无踪,再加上人情味作点缀,艺术已浪漫满屋。
“教育是改变乡村的第一步,希望真正有一天,通过艺术的介入,我们可以改变一个地区的文化教育生态。”
信王军说的目标听起来具有理想主义色彩,仅仅靠一间书院来改变整个教育生态,存在极大失败的可能性。但先别下结论,因为后来的事实证明,先生书院确实做到了,甚至说不止于此。
02.
为农产品装上艺术的“翅膀”
往前探索的路线并不会像往回追忆时那般清晰明了。通过艺术改变乡村的道路,信王军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自己来摸索出一套适用的模式。
在先生书院创立的一年后,信王军显然遇到很多的阻碍,最大的就是资金问题。书院的运营经费越来越高,信王军一个人支撑着所有老师的经费、日常的开销以及送给孩子们的物资。他通过卖画还有合作运营的微信公众号的收入,再加上一小部分社会捐助,自然入不敷出,最后逼得他一个艺术家开始做起了“买卖”。
“我们在想有没有可能用孩子的画做一双袜子,仔细看,两只袜子的图案拼到一起便是完整的画作。结果做成之后,没有想到一周的时间就卖掉了30万,卖脱销了。”
信王军感到十分惊喜,这一次偶然的商业尝试,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网络关注度。
“我们没有太多的资源,也没有太多的产品,但是我们通过传播的力量,获取了非常多的机会跟可能性。”
信王军认为,他们在产品和资源都不足的情况下,竟能通过艺术和传播的力量,获得了这么多网络关注度,这也引发了他更加深度的思考:是否可以通过艺术创意和网络传播来助力农副产品销售。
信王军是个天马行空的行动派,敢想而敢做。有了上述的思考后,2016年,先生书院立即开始尝试“茶农帮扶计划”。以书信的形式,一封先生的来信,一份大山的寄托,用物托情,以画写意,将梁河的回龙茶销往全国各地。经过包装的茶叶不但价格翻了4、5倍,销量也超乎想象,一周内互联网的销售量超过了800斤。
扎根乡村,运用艺术,搭建网络平台,信王军将乡村的农副产品和地方特产装上了翅膀,飞往全国各地。乡村被艺术一步一步改变的同时,亦自然而然地绽放出生活艺术之花,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欣赏……
03.
逃离又回归,艺术旅游改变乡土
2018年,信王军回到家乡山东寿光。
“寿光是我非常不喜欢的一个地方,从小就想着如何逃离。虽然它是我的家乡,可就是因为不喜欢,所以才想改变它。”信王军是这样解释的。
改变这个词是抽象的,但改变的行动是具体的。寿光村的每一个角落,都被信王军用美丽的艺术品装扮。
“我们现在最大的一幅画有2000平米,画画对我们来说太简单了,所以有很多人邀请我们到全国各地去画画,但我们基本上全部拒绝了,因为我们不会为了利益去画一幅画。”信王军直接拒绝了所有作画的邀请,但在寿光东头村,信王军却分文不取,领头100余位艺术家齐聚乡村,一同作画,用涂鸦的方式彻底改变了这个村庄。
“这张画是非常普通的农村场景。我们发现现在的小姑娘没有一个人会撑红绳了,但是一个老太太却依然记得怎么撑。”
画中的老人叫唐学英,今年85岁。老人的笑容纯朴,双手举着红绳,在彩色几何背景的映衬下,仿佛又回到童年时光。她说:自从她的画像上了墙,很多人慕名而来,每天抢着跟她合影,越来越多的媒体关注她,CCTV都上过几次了。
不光在墙上作画,信王军还把一排枯死的树做成了彩色的铅笔。
关于为什么要完成这样一件艺术作品,信王军说的很直白。“把枯树移除的费用要比改造成铅笔的费用高很多,因为改造铅笔可能就是一个人,一下午,一百多块钱的颜料就能完成的事情。”对经济成本的衡量表明信王军不是一个不食烟火的人,但对于经济利益的谋求,他又恪守艺术高贵的本心。
一个默默无闻的乡村因为艺术的参与,成为了全国瞩目的焦点,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也完成了信王军改变家乡的心愿。
04.
播种艺术产业,收获乡村发展
信王军对云南似乎有着特殊的感情,对这片土地爱得格外深沉。2019年,信王军再次回归云南,打造了云南最诗意的灯光乡村——云南腾冲·帕连艺术村。
这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傣族小村庄,以前,根本没人关注到它。“我来到这个地方时,在这看不到任何的希望。很多人问我,你为什么去那里?我想可能是因为我的基因里面喜欢困难。”信王军在央视采访里说道。
刚到村子里,一个傣族小女孩举着相机专心朝前拍摄的场景吸引了信王军的注意。于是,他将这个“发现“以画作的方式记录在墙壁之上。这幅画对村子来说起到指向标的作用,游客一到这里便想顺着相机的朝向往村子里走。并且,当人们站在小女孩的“镜头”前,摆出姿势时,这一整幅作品就完成了。
而后,信王军设计了一组灯光,叫万家灯火。当夜幕下沉,灯光起舞,配合着墙上的诗句,从村口走到村尾,就像从现代走向古代。
信王军专门在村子里建了一座美术馆,名叫“你们的美术馆”,因为他希望把艺术的权力交给大众。美术馆举办的第一个展览是为在村里盖房子的工人、农民还有小朋友而准备,第二个展览他找来了从来没有学过画画的体育老师,第三个展览他又邀请了非常多优秀的艺术家。人人都可以来画画,人人都可以来写诗,人人都可以来聊天,一个独具乡村特色的美术馆就这样诞生了。
信王军还把一个10平米的牛圈改造成了一家民宿,起名叫艺术圈(juan)。这间民宿有两个功能,一楼是迷你的供销社,二楼是住宿的地方。可别看它地方小,正是因为二楼小小的民宿带来了客流,一楼销售的产品能够源源不断地被输送到全国各地。
一组灯光,一座美术馆,一家民宿……一个经历艺术洗礼的偏远村落就此成为了网红艺术村。
五年过去了,信王军给自己来了一个总结:“我们第一年是专心于艺术教育,第二年我们开始做文创和艺术助农,第三年提出了艺术改变乡村,第四年用艺术激活乡村产业。”
也许乡村本身才是最接近艺术的净土,扎根乡村的土壤之上,信王军才更能体会到艺术的意义,让艺术尽情释放魅力的同时,不断改变着乡村。用艺术改变乡村,今年是第6年。
- END -
撰文/刘心影
视觉/Knockknock
版式/黄豆豆
标个星标,让我们常常相见
想认识更多文旅、文创大咖扫码添加SMART助手小S带你进入核心人脉圈
点击下方图片对SMART了解更多▼